我們致力於推動香港粵劇的研究工作,透過粵劇研究加強會員之間的聯繫,建構學術網絡,交流最新資訊,並促進本港粵劇的發展。憑藉專業研究訓練的背景,我們向公眾提供專業意見,舉辦公開講座、活動或課程,出版書刊或論文,以提升粵劇研究的學術水平。我們積極參與地區的研究計劃,促進各地粵劇文化、藝術及教育的交流,協力建構和諧的社會關係。
「從戲台到文本: 唐滌生《牡丹亭驚夢》和《紫釵記》之文學與音樂交流」由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策劃,本次活動將於2016年6月25日(星期六)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。
講座由香港作家陳寳珍女士解讀湯顯祖對至情的論述開始,再呈現唐滌生筆下的真情世界。陳守仁教授將探討音樂如何拓展和加強文本的感情,並簡要介紹粵劇唱腔音樂的獨特結構和小曲的填詞,深入淺出地討論板腔音樂的格式與曲詞的平仄、分頓、分句和曲式之美。
活動中,兩位新進演員梁心怡女士及關凱珊女士將作現場示範演出。活動免費入場,座位先到先得,請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到達會場。
我們邀請所有對粵劇文化感興趣的人士參與我們的活動,並與我們一起推動香港粵劇的研究和發展。您的參與和支持將是我們前進的動力,共同為香港的粵劇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。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活動,詳情將於稍後公佈,敬請關注。
又稱廣東戲、廣府大戲或廣東大戲,是現存於中國廣東省境內14種戲曲之一,也是全中國境內約400種地方戲曲之一。[1] 近代,粵劇的主要流傳地域包括華南和海外廣府人聚居的社區。在社群的習俗中,廣府人習慣簡稱廣府大戲為「大戲」(張知民 約1948:13)。粵劇之所以被稱為大戲,主要是指它的內容較其他表演的規模為大,涉及的演出元素眾多,包括語言、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武術、美術,以至於道具、化妝和佈景等各式各樣舞台技巧的運用(陳守仁1999:33)。它擁有清季學者王國維所指的中國戲曲特徵 ─ 「以歌舞演故事」(王國維1939:1)。
什麼是香港粵劇學者協會? |
香港粵劇學者協會是一個致力於研究、推廣和保存粵劇藝術的組織,通過舉辦活動、出版書籍和學術交流,促進粵劇文化的發展。 |
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最新消息有哪些? |
最新消息包括即將舉行的交流會,如「從戲台到文本: 唐滌生《牡丹亭驚夢》和《紫釵記》之文學與音樂交流」,以及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和即將出版的研究書籍。 |
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出版計劃有哪些? |
協會計劃出版《書譜絃歌:二十世紀上半葉粵劇音樂著述研究》和《當前粵劇研討:省港澳學者交流論壇論文集》等書籍。 |
粵劇是什麼? |
粵劇,又稱廣東戲、廣府大戲或廣東大戲,是廣東省境內14種戲曲之一,主要流傳於華南和海外廣府人聚居的社區,涵蓋語言、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武術、美術等多種表演元素。 |
交流會「從戲台到文本: 唐滌生《牡丹亭驚夢》和《紫釵記》之文學與音樂交流」的詳細信息是什麼? |
交流會將於2016年6月25日(星期六)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舉行,由陳寳珍女士和陳守仁教授主持,並有現場示範演出。 |
如何參加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活動? |
大多數活動免費入場,座位先到先得,請於活動開始前15分鐘到達會場。 |
如何聯絡香港粵劇學者協會? |
您可以通過協會網站上的聯絡表單提供您的姓名、電話和電郵與我們聯繫。 |
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研究項目有哪些? |
協會的研究項目包括對粵劇音樂、文學和表演藝術的深入研究,並與省港澳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。 |
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資源中心提供什麼服務? |
資源中心提供粵劇相關的書籍、資料和研究資源,供學者和愛好者查閱和研究。 |
如何成為香港粵劇學者協會的會員? |
您可以通過協會的聯絡渠道了解成為會員的條件和程序。 |